動態(tài)與觀點

反舞弊調查與刑事偵查之間異同和交叉適用

2022-02-09
瀏覽量
4422

- 引 言 -

隨著經濟和科技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今舞弊行為的規(guī)模之大、手段之隱蔽給企業(yè)帶來隱患日益突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舞弊影響也成全球關注熱點問題。

1995年美國發(fā)布的威爾斯報告稱,美國每年因企業(yè)舞弊行為而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000億美元。

2015年國內眾多知名企業(yè)在上海共同發(fā)起成立“中國企業(yè)反舞弊聯(lián)盟”,開啟了國內反舞弊行動。

當前隨著合規(guī)業(yè)務的興起,刑事合規(guī)中涉及的相關法律上的問題越來越熱,藍海一片,讓我們從刑事合規(guī)這一葉小舟來探討反舞弊調查與刑事偵查措施的理解和應用。

- 探 討 -

一、刑事偵查與反舞弊的概念

刑事偵查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立案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證據,證實犯罪,查獲犯罪人及在偵查中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必要強制措施的訴訟活動。

企業(yè)管理學上的舞弊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是指企業(yè)違反忠實義務,為自己或利益關系人謀取私利的行為統(tǒng)稱。

實踐中,企業(yè)舞弊行為通常包括:商業(yè)賄賂、職務侵占、濫用職權、關聯(lián)交易以及侵犯商業(yè)秘密等具體方式。

反舞弊就是反對并整治舞弊行為。

舞弊的漢語定義是指用欺騙的手段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使用欺騙的手段舞弊的行為。

通常是指組織管理層實施,突破現(xiàn)有的會計制度規(guī)范,蓄意錯誤呈報、遺漏財務報告中應予披露的內容或者提供虛假信息而達到自己舞弊目的。

舞弊又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的利益的故意行為。

反舞弊即反對這些不正當行為。

反舞弊調查部門除了企業(yè)內部人員及第三方外,大多數(shù)為由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專業(yè)人員組成。

二、刑事偵查與反舞弊調查的相同點

反舞弊調查與刑事偵查都是通過現(xiàn)場和相關的其他證據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和犯罪證據。通常兩者具有以下共同點:

時間的緊迫性相同

時間節(jié)點是破案黃金點,以前將7天作為刑事破案的關鍵時間,隨著偵查科技手段提高,黃金期限再延長,但時間對刑事偵查和反舞弊調查非常重要,因為隨著時間流動,證據保存和自然破壞是客觀的,加上人為的破壞證據和掩飾、偽造,以及自然性破壞、串供等,大大提高反偵察和反舞弊難度。

雖然每個案件情況不盡相同,但時間緊迫性是相同的。

在經濟類犯罪中的偵查涉及和反舞弊一樣的條件,隱蔽性和專業(yè)性較強,但是破案的方向是一樣的,違規(guī)者大多是利用自己專業(yè)知識和單位管理漏洞,大多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或者利用秘密手段進行違法和犯罪活動。

目的相同

即最大限度挽回單位損失目的一致,懲罰教育目的一致,反舞弊工作追求同刑法一致的法律效果。

三、刑事偵查與反舞弊調查的不同點

反舞弊調查權不同于刑事偵查權的強制性和技術手段的廣泛性以及偵查權的靈活性,所以反舞弊調查在現(xiàn)實中存在很多困難,根據美國反舞弊學中幾種調查方法,大多通過反向客戶咨詢、給舞弊者放假、直接約談等方法來發(fā)現(xiàn)舞弊行為。

其一,舞弊案件大多涉及經濟來往,資金取向只能通過舞弊者自己交代,這與刑事偵查行為的直接調查存在較大不同。

其二,反舞弊調查手段大多為通過約談舞弊者和反向客戶調查,在約談客戶的過程中,一旦走漏風聲,則可能導致舞弊者逃跑或者產生其他風險。

其三,刑事偵查手段和參與人員與反舞弊調查不同,刑事偵查介入的主動性和反舞弊手段的被動性不同,刑事案件是通過控告、舉報、偵查中發(fā)現(xiàn)、以及自首等去介入,反舞弊調查大多是企業(yè)或公司內部或客戶發(fā)現(xiàn),以及主動定期反舞弊檢查和審計而介入。

再則參與主體專業(yè)程度也不一樣,刑事偵查一般是具有專門偵查辦案經驗的公安進行偵查,而反舞弊調查則不是。

刑事偵查手段較為豐富,可調動人員、技術等資源豐富,各相關部門都積極配合,而反舞弊調查則沒有這樣的手段條件。

四、刑事偵查與反舞弊調查的交叉適用

在約談舞弊中,約談時間要及時,同時還要掌握約談技巧,并考慮約談的安全。

筆者團隊在進行約談的時候,通常會提前設計好約談的框架內容,框架內容不宜過于細致,因為細致的約談方案不利于靈活調查。

其次,反舞弊調查方案也包括需要與對方簽訂相關的保密協(xié)議。

最后需要提前了解涉嫌舞弊者的詳細情況,選擇好突破方向,比如性格、涉舞弊情況等等,基本的調查原則是:

1. 先秘密,后公開;

2. 先外圍,后中心;

3. 先實物,后言辭。

做到各個擊破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舞弊調查方式之一的詢問筆錄的制作,可以借鑒刑事偵查中的筆錄制定的要求:

1. 筆錄的清晰性和有效性,制作好詢問筆錄的詢問大綱,簡短明了,思路清晰,避免誘導性發(fā)問或騙取性發(fā)問。

2. 詢問筆錄的要素要完整,一般以犯罪的構成要件設計框架制作詢問,保證意思和要素的不缺失不遺漏。這種可以直接也可以迂回的邏輯方式進行。

3. 詢問筆錄盡量保持應答者的語言來記錄,同時詢問者人數(shù)不少于二人。

在反舞弊工作中遇到的被調查方一般都是有一定知識的專業(yè)人員,如何獲得理想的調查結果,這就考驗專業(yè)反舞弊調查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

調查人員需要應用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知識制定偵查詢問策略。

在調查時候不要因想獲得要調查的結果而急于開口,要提前對被調查者進行盡調,例如成長經歷、知識構造、個人性格和嗜好等。

在調查中,調查者要有風險防控意識,避免先入為主的調查和詢問,以及指問、誘導性發(fā)問,更不容許暴力性調查,要保障被調查者的人身自由和人格權力,避免非法拘禁、故意傷害、侮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涉嫌罪名產生。

- 結 語 -

在分析反舞弊和刑事偵查異同基礎上,在反舞弊調查時,結合偵查詢問技巧,注意調查者的風險防控意識,同時,企業(yè)應建立對應反舞弊調查機制,不斷修繕企業(yè)合規(guī)管理體系,讓反舞弊成為企業(yè)正常經營中的有效內控保護措施,從而達到企業(yè)所預期的合規(guī)效果。

企業(yè)微信截圖_5022ca40-5798-4995-ac84-983fdc6b9978.png

企業(yè)微信截圖_afcce437-9d46-4942-83df-3a4054fbb3c9.png

企業(yè)微信截圖_db399bde-fe56-4979-a632-9973f655c717.png

公眾號動圖(循環(huán)).gif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分享、交流、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恒都律師事務所的法律意見或對法律的解讀,任何組織或個人均不應以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作為決策依據,因此造成的后果將由行為人自行負責。